韦应物(七首)

【作者介绍】韦应物(七三七--?),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人。他一生的经历极为复杂。十五岁时即为玄宗侍卫。其《温泉行》之“北风惨惨投温泉,忽忆先皇巡幸年。身骑厩马引天仗,直至华清列御前。”即指此。在《逢杨开府》一诗中,对他年轻时的放浪生活曾有很坦率的陈述。因遭人轻视,便折节读书。后任洛阳丞,军士中有倚恃宦官势力专横虐民的,曾被他扑打,治之以法。其后任鄠(hù)县令、滁州刺史、江州刺史,终苏州刺史。大约德宗贞元七、八年间卒于苏州,惟已罢任。

他有意学陶,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,但他又身经玄宗至德宗四朝,目睹安史之乱后,继之以藩镇骄横,郡县残破,流民遍地,因而也写了一些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,如《观田家》、《采玉行》、《答崔都水》等。刘熙载《艺概》曾将元(结)韦并提,因两人皆学陶,而“忧民之意”又有相似处,并以韦之《高陵书情》与元之《舂陵行》、《贼退示官吏》相比。但在艺术上,韦却胜过元。

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〔1〕

兵卫森画戟〔2〕,燕寝凝清香〔3〕

海上风雨至〔4〕,消遥池阁凉〔5〕

烦疴近消散〔6〕,嘉宾复满堂〔7〕

自惭居处崇,未睹斯民康〔8〕

理会是非遣〔9〕,性达形迹忘〔10〕

鲜肥属时禁,蔬果幸见尝〔11〕

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〔12〕

神欢体自轻,意欲凌风翔。

吴中盛文史〔13〕,群彦今汪洋〔14〕

方知大藩地〔15〕,岂曰财赋强?

【注释】

  1. 郡斋,指苏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。燕,通“宴”。
  2. 森,森列。画戟,官署的一种仪仗。戟,一种能直刺横击的兵器。
  3. 燕寝,本指休息安寝的地方,这里指私室,即上“郡斋”。此燕字也通“宴”,但义为休息。清香,室中所焚之香。唐李肇《国史补》云:“韦应物立性高洁,鲜食寡欲,所在焚香扫地而坐。”
  4. 海上,东南近海。
  5. 消遥,通“逍遥”。
  6. 烦疴,这里是烦躁的意思。疴,本指疾病。近消散,就即消散。
  7. 嘉宾,佳客。
  8. 康,安乐。
  9. 理会句,意谓事物的道理,如能参悟,是非就消释了。
  10. 达,旷达。形迹,这里指世俗的礼节。
  11. 鲜肥两句,旧时因禁屠不吃荤腥,故只好吃些蔬菜。幸,希望,这里是谦词。
  12. 聆,听。金玉章,指客人们的诗篇。
  13. 吴中,这里指苏州地区。
  14. 群彦,犹群英。汪洋,众多。
  15. 藩,本指王侯封地,这里指大郡。

【说明】

诗为德宗贞元五年(七八九)在苏州刺史任上作。这时顾况贬饶州司户,途经苏州,韦应物设宴接待,顾况也作了和诗。开头二句,颇为白居易所赞赏。

【鉴赏】

这是韦应物晚年,任苏州刺史时所作。

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。

第一层为开头六句,写宴集的环境,突出“郡斋雨中”四字。兵卫禁严,宴厅凝香,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、威严。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,而是下文“自惭”的原由。宴集恰逢下雨,不仅池阁清凉,雨景如画,而且公务骤减,一身轻松。

再加上久病初愈,精神健旺,面对嘉宾满堂,诗人不禁喜形于色。寥寥数句,洒脱简劲,颇有气概。

第二层为“自惭”以下四句,写宴前的感慨。“自惭居处崇”,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,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“兵卫森画戟,宴寝凝清香”等因素在内,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。

当然,“未睹斯民康”——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“自惭”的最为直接的原因。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,自觉地将“斯民”之康跟自己的华贵、威严及“居处崇”对比,这是很自然的。他以前早就说过“身多疾病思田里,邑有流亡愧俸钱”(《寄李儋元锡》)和“方惭不耕者,禄食出闾里”(《观田家》)等语,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,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,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,深感不安,这种深刻的认识,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。

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,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,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,于是,“理会是非遣,性达形迹忘”,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,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,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,可以暂时忘怀一切,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,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。韦应物亦不能免给。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。

第三层为“鲜肥”以下六句,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。这次宴会,正值禁屠之日,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,而是以蔬果为主。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,而是在以酒会友、吟诗作赋上。诗人得意洋洋地说:“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。神欢体自轻,意欲凌风翔。”他一边品尝美酒,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,满心欢快,浑身轻松,几乎飘飘欲仙了。

第四层为最后四句,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,更是“群彦今汪洋”的人才荟萃之地,以回应题目上“诸文士燕集”的盛况。

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〔1〕

凄凄去亲爱〔2〕,泛泛入烟雾。

归棹洛阳人〔3〕,残钟广陵树〔4〕

今朝此为别,何处还相遇。

世事波上舟,沿洄安得住〔5〕

【注释】

  1. 初发,启程。扬子,渡口名,在今江苏江都县南,近瓜洲。元大,未详。大,排行第一。校书,唐秘书省及弘文馆均置校书郎,掌校勘书籍。
  2. 亲爱,指好友。
  3. 棹(照zhào),船桨,也指船。
  4. 残钟句,意谓回望广陵,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。广陵,今江苏扬州市。
  5. 沿洄,指处境的顺逆。沿,顺流;洄,逆流。

【说明】

此诗可能是罢官时作。末二句即景生情,以舟行的颠播不定,喻世事之顺逆翻覆,难以自主。

【鉴赏】

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(今江苏扬州)回洛阳去的途中。元大(大是排行,其人名字已不可考)是他在广陵的朋友,诗中用“亲爱”相称,可见彼此感情颇深。所以诗人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,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。

这首诗是以“归棹洛阳人,残钟广陵树”十个字著名的。为什么这十个字能脍炙人口呢?

诗人和元大分手,心情很悲伤。可是船终于开行了。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,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,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,这时候,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,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,和响钟的袅袅余音、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。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,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,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。“残钟广陵树”这五个字,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。

然而,假如我们追问一下:“残钟广陵树“五个字,只不过写了远树和钟声,何以便产生这样的感情效果?因为光看这五个字,不能肯定说表示了什么感情,更不用说是愁情了。而它之能够表现出这种特殊的感情,是和上文一路逼拢过来的诗情分不开的。这便是客观的形象受到感情的色彩照射后产生的特殊效果。

试看开头的“凄凄去亲爱,泛泛入烟雾”,就已透出惜别好友之情。接以“归棹洛阳人”(自己不能不走),再跌出“残钟广陵树”,这五个字便如晚霞受到夕阳的照射,特别染上一层离情别绪的特殊颜色。这就比许多难舍难分的径情直述,还要耐人体味了。

下面,“今朝此为别”四句,一方面是申述朋友重逢的不易;一方面又是自开自解:世事本来就不能由个人作主,正如波浪中的船,要么就给水带走,要么就在风里打旋,是不由你停下来的。这样,既是开解自己,又是安慰朋友。

表面平淡,内蕴深厚,韦应物就是擅长运用这种艺术手法。(刘逸生)

寄全椒山中道士〔1〕

今朝郡斋冷〔2〕,忽念山中客。

涧底束荆薪〔3〕,归来煮白石〔4〕

欲持一瓢酒,远慰风雨夕。

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〔5〕

【注释】

  1. 全椒,今属安徽,唐属滁州。王象之《舆地记胜》云:“淮南东路滁州神山在全椒县西三十里,有洞极深。唐韦应物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,此即道士所居也。”
  2. 郡斋,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斋舍。
  3. 涧,山沟。荆薪,柴草。
  4. 白石,葛洪《神仙传》卷二《白石先生》條,记白石先生“常煮白石为粮,因就白石山居,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”。这里借喻全椒道士,实是说他生活的清苦。
  5. 末四句是说,本欲持酒往访,又恐寻不到,故而以诗寄之。瓢,原指剖瓠(葫芦)做成的舀水器。

【说明】

德宗建中四年(七八三)夏,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。此诗当为次年秋天作。以刺史而欲访一孤寂的全椒山中道士,可见作者还不脱书生本色。

【鉴赏】

这首诗乍看无甚惊人之句,好象一潭秋水,冷然而清,颇有陶渊明的风格,向来被称为韦诗中的名篇。有人说它“一片神行”,有人说是“化工笔”(见高步瀛《唐宋诗举要》),评价很高。

题目叫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。既然是“寄”,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。但忆念只是一层,还有更深的一层,需要细心领略。

诗的关键在于那个“冷”字。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“冷”字上。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,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。然后,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。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,打柴回来却是“煮白石”。葛洪《神仙传》说有个白石先生,“尝煮白石为粮,因就白石山居。”还有道家修炼,要服食“石英”。明乎此,那么“山中客”是谁就很清楚了。

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,诗人怀念老友,想送一瓢酒去,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,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。然而再进一层想,他们都是逢山住山、见水止水的人,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,明天呢,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。何况秋天来了,满山落叶,连路也不容易找,他们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,那么,到何处去找这些“浮云柳絮无根蒂”的人呢?

诗虽淡淡写来,却使人觉得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。开头,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,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们,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;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,也终于无从消解。

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,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。“郡斋冷”两句抒写,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。“束荆薪”、“煮白石”是一种形象,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。“欲持”和“远慰”又是一种感情抒写。“落叶空山”却是另一种形象了,是秋气萧森、满山落叶、全无人迹的深山。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,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,很耐人寻味。

这首诗,看来象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,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。在萧疏中见出空阔,在平淡中见出深挚。这样的用笔,就使人有“一片神行”的感觉,亦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。

苏东坡很爱这首诗。《许彦周诗话》载:“韦苏州诗:‘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?’东坡用其韵曰:‘寄语庵中人,飞空本无迹。’此非才不逮,盖绝唱不当和也。”施补华《岘傭说诗》也指出:“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一作,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。盖东坡用力,韦公不用力;东坡尚意,韦公不尚意,微妙之诣也。”这便是自然和造作的分别。韦应物这首诗,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,所谓“化工笔”,也就是这个意思。(刘逸生)

长安遇冯著〔1〕

客从东方来,衣上灞陵雨〔2〕

问客何为来,采山因买斧〔3〕

冥冥花正开〔4〕,飏飏燕新乳〔5〕

昨别今已春〔6〕,鬓丝生几缕〔7〕

【注释】

  1. 长安,今陕西西安市。
  2. 灞陵,即霸陵,旧县名,因汉文帝霸陵而得名。
  3. 采山句,指冯著有归隐山林之意。
  4. 冥冥,雨貌。《楚辞·山鬼》:“雷填填兮雨冥冥。”
  5. 飏飏,通“扬扬”,飞翔貌。燕新乳,意谓燕初生。
  6. 昨别句,意谓去年一别,今又已春至。昨,也泛指过去。
  7. 鬓丝,两鬓白发。

【说明】

韦应物送冯著(河间人。岑仲勉先生《唐人行第录》以为即冯十七)的诗共有四首,其《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》一首,有“送君灞陵岸,纠君南海湄”句。据傅璇琮先生《韦应物系年考证》所考(载《文史》第五辑),冯著曾应广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为录事。此外,卢纶与李端也有涉及冯著的诗,并推得他曾任著作郎及洛阳、缑(gōu)氏等县尉。其人浮沉下僚,不甚得意,这时大概倦于行役,回到长安,有归隐之意。第七句之“昨别”,或指冯赴广州时在灞陵送别那一回。

《全唐诗》存冯著诗四首。

【鉴赏】

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,其事失传,今存诗四首。韦应物赠冯著诗,也存四首。据韦诗所写,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。他先在家乡隐居,清贫守真,后来到长安谋仕,颇擅文名,但仕途失意。约在大历四年(769)应征赴幕到广州。十年过去,仍未获官职。后又来到长安。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。

韦应物于大历四年至十三年在长安,而冯著在大历四年离长安赴广州,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。这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或十二年。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,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、同情、体贴和慰勉。它写得清新活泼,含蓄风趣,逗人喜爱。刘辰翁评此诗曰:“不能诗者,亦知是好。”确乎如此。

开头两句中,“客”即指冯著。灞陵,长安东郊山区,但这里并非实指,而是用事作比。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隐逸地。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,卖药的韩康也曾隐遁于此。本诗一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,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。

接着,诗人自为问答,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。“采山”是成语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煮海为盐,采山铸钱。”谓入山采铜以铸钱。“买斧”化用《易经·旅卦》:“旅于处,得其资斧,我心不快。”意谓旅居此处作客,但不获平坦之地,尚须用斧斫除荆棘,故心中不快。“采山”句是俏皮话,打趣语,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,但只得到一片荆棘,还得买斧斫除。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,心中不快。诗人自为问答,诙谐打趣,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,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,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。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。

“冥冥花正开,飏飏燕新乳”。“冥冥”是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情态,“飏飏”是形容鸟儿飞行的欢快。这两句大意是说,造化无语而繁花正在开放,燕子飞得那么欢快,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。不难理解,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,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,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,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,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,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。所以末二句,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,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:你看,我们好象昨日才分别,如今已经是春天了,你的鬓发并没有白几缕,还不算老呀!这“今已春”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,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,盛年未逾,大有可为。

这的确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。它的感人,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,思想开朗,对生活有信心,对前途有展望,对朋友充满热情。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,充分理解,真诚同情,体贴入微,而积极勉励。也正因如此,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,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、手法和语言。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,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,借写景以寄托寓意,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。它的情调和风格,犹如小河流水,清新明快,而又委曲宛转,读来似乎一览无余,品尝则又回味不尽。(倪其心)

夕次盱眙县〔1〕

落帆逗淮镇〔2〕,停舫临孤驿〔3〕

浩浩风起波,冥冥日沉夕。

人归山郭暗〔4〕,雁下芦洲白〔5〕

独夜忆秦关〔6〕,听钟未眠客〔7〕

【注释】

  1. 次,停泊。盱眙(虚怡 xū yí),唐属临淮郡,今属江苏。地临淮水南岸。
  2. 落帆,卸帆。逗,停留。淮镇,淮水边的市镇。
  3. 驿,供郵传人和官员旅宿的处所。
  4. 人归句,意谓日落城暗,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。
  5. 芦洲,这里指芦苇丛生的水泽。
  6. 独夜,孤独之夜。忆秦关,韦应物是长安人,这里实是思乡。秦,今陕西一带。
  7. 客,指韦应物自己。

【说明】

韦应物于德宗建中四年(七八三)夏离长安,秋至滁州。此诗可能是这时作。

诗中写泊岸时已是日暮,因思乡而不能成眠。

【鉴赏】

这是一首写楫旅风波,泊岸停宿,客居不眠,顿生乡思的诗。诗的前四句为第一 段,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,不得不停舫孤驿。后四句为第二段,是写人雁归宿、夜幕 降临,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。

诗人因路遇风波而夕次孤驿,在孤驿中所见全是秋日傍晚的一片萧索的景象,夜听寒钟思念故乡,彻夜未眠。一片思乡之情和愁绪全在景物的描写之中。诗的妙处,在寓情于景,情景交融。本诗对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极尽渲染,把风尘飘泊,羁旅愁思烘托得强烈感人。

全诗富有生活气息,侃侃诉说,淡淡抒情,看是写景,景中寓情,情由景生,景令动情。读来颇为动人。

东郊

吏舍跼终年〔1〕,出郊旷清曙〔2〕

杨柳散和风,青山澹吾虑〔3〕

依丛适自憩〔4〕,缘涧还复去〔5〕

微雨霭芳原〔6〕,春鸠鸣何处。

乐幽心屡止,遵事迹犹遽〔7〕

终罢斯结庐〔8〕,慕陶直可庶。

【注释】

  1. 跼,拘束。
  2. 旷清曙,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。
  3. 澹,澄静。虑,思绪。
  4. 丛,树林。憩(气qì),休息。
  5. 缘,沿着。涧,山沟。还复去,徘徊往来。
  6. 霭,迷蒙貌。
  7. 乐幽两句,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,却又几次中止,就因公事在身,行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。
  8. 终罢两句,意谓终当辞官在此筑室,平生敬慕陶潜的愿望,到这时就可以接近了。慕陶,指归隐。直,就。庶,庶几,差不多。

【说明】

韦应物对滁州西涧极为爱赏,屡有题咏。从此诗中的“缘涧”云云及其心情看,似是在滁州刺史任上作。

【鉴赏】

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。诗先写拘束于公务,因而案牍劳形。次写诗人走出官衙,春日郊游,呼吸到郊外清新的空气而心旷神怡,快乐无限。再写归隐不遂,越发慕陶,想到要在此结庐长住,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。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,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。人世哲,经验谈,话真情真,读之教益非浅。“杨柳散和风,青山澹吾虑”,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。作者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,不但做诗效陶体,而且在生活上也慕陶,等陶。

送杨氏女〔1〕

永日方戚戚〔2〕,出行复悠悠〔3〕

女子今有行〔4〕,大江溯轻舟〔5〕

尔辈苦无恃〔6〕,抚念益慈柔〔7〕

幼为长所育〔8〕,两别泣不休。

对此结中肠,义往难复留〔9〕

自小阙内训〔10〕,事姑贻我忧〔11〕

赖兹托令门〔12〕,任恤庶无尤〔13〕

贫俭诚所尚,资从岂待周〔14〕

孝恭遵妇道,容止顺其猷〔15〕

别离在今晨,见尔当何秋〔16〕

居闲始自遣〔17〕,临感忽难收〔18〕

归来视幼女〔19〕,零泪缘缨流〔20〕

【注释】

  1. 杨氏女,指嫁给杨家的女儿。
  2. 永日,整天。方,正。戚戚,悲伤貌。
  3. 悠悠,遥远貌。
  4. 女子句,用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“女子有行,远父母兄弟”意。行,指出嫁。
  5. 溯,逆流而行。
  6. 尔辈,你等。无恃,无母。韦妻死于作者在长安任职时,韦集有《伤逝》诗十余首。
  7. 抚念句,意谓想到此女无母,便益发对她慈爱。
  8. 幼为句,作者自注云:“幼女为杨氏所抚育。”
  9. 义往句,意谓既到出嫁年龄,自难留家。
  10. 阙内训,指自小得不到母亲的训诲。阙,通“缺”。
  11. 贻,带来.
  12. 托,依仗。令门,对其夫家的尊称。令,佳。
  13. 任,信任。一作“仁”。恤,体借。庶,差不多。尤,过失。
  14. 资从,嫁妆。周,周到,完备。
  15. 容止,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。猷,规矩。
  16. 何秋,何年。
  17. 居闲,平日。始,才。自遣,自己譬解着。
  18. 临感,临别伤感。
  19. 归来句,作者伤逝诗的《出还》中有云:“幼女复何知,时来庭下戏。”施补华《岘傭说诗》评此二句云:“以淡笔写之,而悲痛更甚。”
  20. 零泪,流泪。缘,沿。缨,系在下巴下的帽带。

【说明】

在滁州时作。是一首好诗。

女儿要出嫁了,本来应该高高兴兴,即使有些伤感,做父亲的也和母亲不同些。可是因为两女从小丧母,作者对他亡妻的情爱又很深挚,不禁又想起她们在地下的母亲来。大江轻舟,女子有行,感情上也更容易触动。一面又以父亲的身份,严正而恳切地叮嘱着。其次,韦氏虽做了多年的官,却还过着贫俭生活,连女儿的嫁妆也不丰厚。从韦氏一生为人看,可以相信他说的是实话。

诗中的“尔辈苦无恃”是全诗关节。通篇质朴无华,语重心长,结末尤其沉痛。

【鉴赏】

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,他的心情异常复杂,遂写了此诗。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,是真性情的流露,令人读来感伤不已。

女儿即将远行,父亲心有不舍,却情难敌义。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: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。念及女儿幼年丧母,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,当此离别之际,心中甚为不忍。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。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,要遵从礼仪孝道,要勤俭持家,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。

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。送女出行,万千叮咛;怜其无恃,反复诫训。诗人早年丧妻,留下两女自小相依为命,感情颇为深厚。因为对亡妻的思念,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。在长女出嫁之时,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。诗中说幼女与长女“两别泣不休”,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。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,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——“自小阙内训,事姑贻我忧。赖兹托令门,任恤庶无尤。贫俭诚所尚,资从岂待周。孝恭遵妇道,容止顺其猷”。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,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,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。一个情感复杂、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。

全诗情真语挚,至性至诚。慈父爱,骨肉情,令人感动。“贫俭诚所尚,资从岂待周”。可作红衣千秋楷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