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浩然(三首)

【作者介绍】孟浩然(六八九--七四〇),襄州襄阳(今属湖北)人。年轻时曾隐居家乡鹿门山,以诗自娱。后往长安,应进士试,不第,又还襄阳。张九龄镇荆州,曾入其幕,但时间不长。后病疽死。终身是个布衣。

他的一生,多半在襄阳度过,他的诗歌,也很多以襄阳为题材,故张祜有“襄阳属浩然”之句。

他原来也想有一番建树,“乡曲无知己,朝端乏亲故。谁能为扬雄,一荐《甘泉赋》。”(《田园作》)“欲济无舟揖,端居耻圣明。”(《临洞庭上张丞相》)从这些诗篇看,欲为世用的意愿是很明显的。

愿望落空后,最后还是退隐家园。这在中国的封建士大夫中,这种达与隐的起伏,说是矛盾其实也是统一的,因为这都是儒家立身的两个方面。

他的诗五言最多,也以五言为长。前人曾说盛唐诗人,李杜之外,当推王孟。王孟之诗虽不尽相同,但在描写山水、田园上,自有异中之同,形成一种流派。

秋登兰山寄张五〔1〕

北山白云里〔2〕,隐者自怡悦〔3〕

相望试登高〔4〕,心随雁飞灭〔5〕

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〔6〕

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〔7〕

天边树若荠〔8〕,江畔洲如月〔9〕

何当载酒来〔10〕,共醉重阳节〔11〕

【注释】

  1. 兰山,《孟襄阳集》作万山。兰山在山东临沂或四川旧庆符县,孟浩然皆未到过,应是万山,在今湖北襄阳县。诗题一作《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》,又作《秋登万山寄张文儃》。张五,岑仲勉先生《唐人行第录》以为是张,官刑部员外郎,擅书画。张子容则为张八,浩然乡人,两不相蒙。
  2. 北山,指万山。
  3. 隐者,指作者自己。晋陶弘景《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》:“山中何所有,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”此两句当是用其意。
  4. 相望句,意谓为了瞻望远人,且试着登上高处。
  5. 心随句,因登高而见雁飞。
  6. 兴,指秋兴。
  7. 沙行两句,指归村人由沙滩行来而在渡口歇脚。
  8. 荠,一种野菜,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木的细小。
  9. 洲,水中可居之地。
  10. 何当,何时能够。载酒,具酒。
  11. 重阳节,旧以阴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,有登高风俗。参见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注。

【说明】

此诗写秋天登山怀友,希望到重阳那天同来登高饮酒。日暮归雁,唤起愁心;清秋发兴,因引出结句共醉重阳之望。

【鉴赏】

这是一首怀人之作。张五名子容,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。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,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,并写诗寄意。全诗情随景生,而景又烘托情,两者紧密联系,真做到了情景交融,浑为一体。情飘逸而真挚,景清淡而优美,为孟诗代表作之一。

晋代陶弘景《答诏问山中何所有》云:“山中何所有,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”孟浩然这首诗开头两句就从陶诗脱化而来。

三四两句起,进入题意。“相望”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。由思念而“登万山”远望,望而不见友人,但见北雁南飞。诗人的心啊,似乎也随鸿雁飞去,消逝在遥远的天际。这是写景,又是抒情,情景交融。雁也看不见了,而又近黄昏时分,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,然而,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。

“时见归村人,平沙渡头歇,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”,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。天至薄暮,村人劳动一日,三三两两逐渐归来。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,有的坐歇于渡头。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,带有几分悠闲。再放眼向远处望去,一直看到“天边”,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,而那白色的沙洲,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,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。

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。在这些描述中,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,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。用朴素的语言,如实地写来,是那样平淡,那样自然。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,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。正如皮日休所谓:“遇景入咏,不拘奇抉异。……涵涵然有云霄之兴,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。”沈德潜评孟诗为“语淡而味终不薄”,这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
在这四句诗里,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,这同“松月生夜凉,风泉满清听”、“微云淡河汉,疏雨滴梧桐”、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”等诗的意境,是颇为近似的。正所谓“每诵之,有泉流石上、风来松下之音”。这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
“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”,照应开端数句。既明点出“秋”字,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,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。(李景白)

夏日南亭怀辛大〔1〕

山光忽西落〔2〕,池月渐东上〔3〕

散发乘夕凉〔4〕,开轩卧闲敞〔5〕

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

欲取鸣琴弹,恨无知音赏〔6〕

感此怀故人,终宵劳梦想。

【注释】

  1. 辛大,名未详。大,排行第一。
  2. 山光,山上的日光。
  3. 池月,池边的月色。
  4. 散发,古人平时都束发戴帽,散发表示闲适自在,不受簪冠拘束。
  5. 轩,这里指窗。卧闲敞,朝幽静宽畅的地方躺着。
  6. 知音,相传春秋时锺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,伯牙乃许为知音。

【说明】

孟集中还有几首与辛大有关的诗,另一首是辛大和张七到南亭来找作者一同喝酒。

【鉴赏】

浩然诗的特色是“遇景入咏,不拘奇抉异”(皮日休),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,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。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是有代表性的名篇。

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,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,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。“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”,开篇就是遇景入咏,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,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。“忽”、“渐”二字运用之妙,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(一快一慢);而且,“夏日”可畏而“忽”落,明月可爱而“渐”起,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。“池”字表明“南亭”傍水,亦非虚设。

近水亭台,不仅“先得月”,而且是先退凉的。诗人沐浴之后,洞开亭户,“散发”不梳,靠窗而卧,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:“五六月中北窗下卧,遇凉风暂至,自谓是羲皇上人。”(《与子俨等疏》)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,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──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。

进而,诗人从嗅觉、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:“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”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,所以“风送”时闻;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,所以是“清响”。滴水可闻,细香可嗅,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。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“一时叹为清绝”(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)。写荷以“气”,写竹以“响”,而不及视觉形象,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。

“竹露滴清响”,那样悦耳清心。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,使他想到音乐,“欲取鸣琴弹”了。琴,这古雅平和的乐器,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。据说古人弹琴,先得沐浴焚香,屏去杂念。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,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,正宜操琴。“欲取”而未取,舒适而不拟动弹,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。不料却由“鸣琴”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。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。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子期品道:“巍巍乎若太山”;志在流水,子期品道:“汤汤乎若流水。”子期死而伯牙绝弦,不复演奏。(见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)这就是“知音”的出典。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,由弹琴想到“知音”,而生出“恨无知音赏”的缺憾,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。

此时,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,闲话清谈,共度良宵。可人期不来,自然会生出惆怅。“怀故人”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,进入梦乡,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。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,极有余味。

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。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,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,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;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,诗味盎然。文字如行云流水,层递自然,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,极富于韵味。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律、形式的长处,中六句似对非对,具有素朴的形式美;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,又“有金石宫商之声”(严羽《沧浪诗话》)。(周啸天)

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〔1〕

夕阳度西岭,群壑倏已瞑〔2〕

松月生夜凉,风泉满清听。

樵人归欲尽,烟鸟栖初定〔3〕

之子期宿来〔4〕,孤琴候萝径〔5〕

【注释】

  1. 业师,名叫业的僧人。师,对僧人的尊称。山房,这里指僧舍。丁大,作者另有《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》一诗,若为一人,则其人名凤,排行第一。
  2. 壑,山谷。倏(舒shū),忽然。瞑,昏暗。
  3. 烟鸟,暮烟中的归鸟。
  4. 之子句,作者原与丁大相约过一天就来,因此抱琴而待,结果却没有来。之子,这个人。宿,隔夜。
  5. 萝,此处泛指常自树梢悬垂的植物。
  6. 【说明】诗写待人不至。末句虽未明说,其实没有等着。

【鉴赏】

孟浩然的诗,其特点是“遇景入咏,不拘奇挟异”。这首诗写极平凡的事,但却挥洒自如,诗中有画,盛富美感。诗写在山间夜宿,期待友人不至。诗的前六句,尽写夜色;夕阳西下,万壑蒙烟,凉生松月,清听风泉,樵人归尽,暮鸟栖定。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,于是抱琴等待。不心焦,不抱怨,足见诗人风度。诗句渲染了清幽的环境,点明时间的流逝和表达此时孤单的气氛,同时也表露了作者闲适的心境和对朋友的信任。

这首诗所分布的色彩不断变幻,境致清新幽静,语言委婉含蓄。“松月生夜凉,风泉满清听”两句亦是佳品。